
12月19日上午,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10多位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以“百年变局创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以及对创新机制的深度思考。
发布时间
2021-12-23

12月19日,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国内外10多位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以“百年变局创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以及对创新机制的深度思考。科技界、经济界、新闻界及外国驻华代表3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进行全球双语直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论坛...
发布时间
2021-12-21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撑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保护和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性...
发布时间
2021-12-06

“颠覆性技术,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出席在上海大学举行的“机械与运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做主旨报告时,表达的一则个人看法。这个论坛的主办方是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会代表近200人,来自海内外的院士就有40多人。所以,听徐匡迪做报...
发布时间
2021-12-03

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美国国家学院太空研究委员会会议上再次为星舰计划站台,将星舰比喻为太阳系的通用运输车,并表示有可能在2023实现有效载荷。埃隆·马斯克还在问答环节,就人类出生率下降及AI可能带来的颠覆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以下是埃隆·马斯克演讲及问答环节内容摘编:拥有第一个完全且快速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这确实是火箭技术的革命。如果你能...
发布时间
2021-11-30

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新征程里有两个阶段性目标:一个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GDP总量或城乡居民收入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另一个是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两个目标时强调,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
发布时间
2021-08-10

在中国日益强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之际,西方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误读却似乎越来越多。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对“中共不具备代表性”“中国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等西方错误认知进行剖析。本文编选自采访稿。图源:网络“妖魔化”的根源在于不了解近年来,西方...
发布时间
2021-07-05

来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院友们、来宾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共同欢送公管学院2021届毕业生。过去的整个学年里,全院师生一同攻坚克难,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从去年8月到今年6月,共有403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毕业的同学中,有博士31人,学术硕士28人,直博兼修硕士1人,MPA 235人,EMPA 24人,国际项目留...
发布时间
2021-07-05

作者 |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在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大约20年之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最近两年才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这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也反映了结构变化的趋势。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为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机会和动能。细读一下十四五规划的文本,不难发现其中对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战略有明确表述,其中写到:“充...
发布时间
2021-06-11

郑永年,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波及。疫情促使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强调自身的“经济主权”,全球化受到抑制,并可能会回归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投资形式,部分产业回流本国。当各国都想方设法收回更多“经济主...
发布时间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