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届世界创新大会(2023年会)于11月25日-26日在中国广州成功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创新合作机遇”,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工商界领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创新青年企业家等500多名嘉宾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和对话讨论,并开展经贸交流合作。
深圳大学常委、副校长张学记教授大会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现将演讲全文刊发,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从智能传感到人类永生——无尽的科学前沿
张学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第6届世界创新大会,和大家交流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大会的安排,我今天和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从智能传感到人类永生——无尽的科学前沿”。刚才主持人也讲了,大家对这方面肯定都比较关心,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能永生。
今天汇报的主题是我30年的研究。从我在美国、欧洲一直到2019年,我回国在北京组建试验室,后来又派我到深圳,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研究经历比较丰富,既在大学做教授、院长,也在企业做过研究员、部长、高管,还在最好的301医院做过副主任,今天大部分是企业家,我开玩笑说我是总裁面前称教授,现在也有不少教授也是总裁,教授面前称总裁,我碰到你们既是教授又是总裁,我开玩笑我是总编,我担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的总编和其他24个杂志的总编。过去30多年我们主要集中这个领域,我们发表了70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最重要我们有200多个专利,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都得到了应用。
我的实验室叫BEST,最好的实验室。有人会问我说为什么你的实验室叫BEST,我说我们是BEST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还有一个Slogan, DreamTeam、Best Dream、Best Dream Team。所以我们真正希望把我们产学研一起合起来,既做研究又做转化,同时孵化。
我和学生讲,我们既要干事,又要挣钱,我们同时研究希望能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做一流的研究,出做一流的成果、一流的论文。真正把我们成果能产业化、商业化,造福人类。
经常有人说你们教授创业90%以上都是失败的,就是讲从科研到创业到产业化,有三个死亡谷。
第一个死亡谷就是教授有个idea,如何能把idea做出来,发表论文。
第二个死亡谷是发表论文以后如何把论文变成产品。
过了第二个死亡谷不一定代表成功,我们产品能不能变成商品,能不能被我们广大的人民接受,能不能赚钱,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转化。
我在大学里也管人事,我们说论文,造成我们很多研究脱节。
我在美国待了20多年,我们比较中国教授和犹太人教授差别在哪里?我们都很聪明,发论文都没问题,但是犹太人真正和产业界结合起来,能把我们研究真正转化成产业。MIT babelage(谐音)是我的好朋友,他有一千多篇论文、一千多个专利,有几十个公司,我们最出名的疫苗公司莫登纳,他就是顾问。
我们如何把未来的东西和创新结合起来,我认为今天举办的世界创新大会非常有意义,提供非常好的平台,真正把我们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商业化真正结合起来的。我们做人才培养中心、技术转化中心、理论创新中心。
我们今天讲主要是智能传感,智能传感和传统传感相比有哪方面的区别?
传统传感主要是被动式传感,我们得到信号。最近我们提出新的理论就是智能传感,智能传感就是把人工智能、大数据、5G加起来有一个反馈系统,在传感的同时能自我学习、自我纠正、自我修复甚至自我决策。
这里有一个线路图,区别就是它有一个反馈系统,这样就可以进行决策。人工智能是非常火,人工智能实际上从80年代开始,我们的黑白机对弈到IBM深蓝对决一直到出现了AlphaGo、AlphaZero战胜人类的最好棋手。去年李伟平带了9个世界冠军到我这来访问,我就问李伟平,现在最好的棋手和人工对比如何?他说我们现在让四个子也打不过人工智能了。
前两年出现阿尔法AlphaFold使机构生物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以前机构生物学计算可能要几年时间,现在我们通过AlphaFold几个星期就完成了,最新的成果两三个星期,AlphaFold3出现了,使我们计算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们很多领域的发展,最近火热的ChatGPT,ChatGPT整个发展必将改变人类的未来进程。
2017年由我团队首先提出把AI和5G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系统就是智能生物传感,使我们整个发展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发展。人工智能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运算智能。二是感知智能。三是运动智能。最终发展就是认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会决策,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这一步。
我们人工智能也有两大应用方向:一是自然交互改变生活,机器很多智能已经实现了;二是智能学习赋能各个行业。让机器学习成为专家。现在我们医院阅片一定比很多专家很好了,人工智能必定使很多岗位消失,同时会产生更多新的岗位。
下一代人工智能怎么发展?早期的人工智能从50年代、80年代测试的,第二个阶段是探索期,第三个阶段是现在的发展阶段,大数据、深度学习,未来发展如何?未来发展就是人工智能一定会智能传感结合起来。
我们讲到智能传感,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组成:第一,如何区别分子。第二,识别分子、原子、离子以后如何转导信号。第三,信号放大,我们的生物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化学、物理、生物、电子、计算机,同时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大到国家的安全,比如航海、航天、航母、卫星,小到食品检测、环境监测。
刚才,邬堂春院士谈到病毒在武汉发生,中国是新冠病毒控制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为什么?第一就是中国大国体制。第二就是传感器起到巨大作用。疫情发生两周的时候,中国的科学家就拿出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试剂,当时我担任深圳市新冠公关组组长,我们可以看到传感器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智能传感做成一个系统,同时和我们脸部识别系统虹膜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运动状态结合起来,形成全谱智能传感系统。我们同时提出智能传感整个研发的线路图,从基础层到中间层到应用层,基础层就是用什么样的工艺、软件、硬件系统,中间层就是决定我们开发什么样的传感器,用什么平台,最终是整个应用层,用智能传感做新药开发、智能追踪、健康预警,最终要发展成为智慧医疗、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机器人。
未来智能传感不仅可穿戴,最终要从可穿戴向植入式发展,因为我们可穿戴就是数据丢失,未来要把整个智能传感器和人体结合起来,是进入式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我们生物兼容性、功率,解决长期的监控问题,目前已经做到糖尿病连续监测,实验室做到30天,同时对大脑的控制、心力衰竭、癌症的预警也是进行中。
我们前面做了很多传感器,刚才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全国大概有60多个城市用我们的智能传感器来控制。去年冬奥会,我们是深圳市唯一技术提供商,用我们的智能传感系统解决我们在奥运会运动会、裁判员、官员进场的安全定位和运动问题。刚才贺德方秘书长提到奥运的成功举办,我们也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我们讲可穿戴未来人类到底如何走向,我们把整个身体作为传感的位点。为什么要做这个?前年俄乌战争发生以后,大家可能都知道开始99.9%都认为俄罗斯肯定碾压乌克兰。为什么乌克兰一直在反抗?实际上是两个因素,美国、欧盟支持乌克兰,美国和欧盟把它的整个智能战场系统都给了乌克兰。所以我们国防防控局就意识到这点,希望马上进行单兵作战系统的研制。四个方向开发全方位智能感知系统、高数据的传输系统、人工协同作战、超高性能防弹系统。我们承担这个课题。2019年MIT发布十大突破性技术,包括核能、疫苗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提供可穿戴心电仪,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工作,这就是我们做的智能传感衣,就把我们脑电、心电、心律全方位身体采集系统和防弹、防磁、电子围栏系统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单兵作战系统问题,同时可以解决医疗问题。
我们在人体采集信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我们做的内容。同时我们现在要发展的是,我们看到视频,要进入元宇宙,最大的问题我们只能看没有感觉,智能传感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智能传感,两个人不仅能够通话,通过按钮就可以让对方有感觉,比如你摸一下,他就有感觉,就解决虚拟和现实的桥梁问题,未来虚拟和现实进一步融合。
以人体互联网作为入口,收集人体长期稳定的数据,作为我们整个数据人的基础。我们一旦完成,100%的完成,人类可能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转化,我们一旦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转化以后,我们到那一天人类可能不需要每天去吃饭,如果需要插上电、充充电、晒晒太阳就可以完成能量的需求。
这个片子显示碳基智能和硅基智能的区别,我们可以高度学习,适应、推理、归纳联想,但是硅基智能是机器人为基础,图像识别、语言处理、智能沟通、专家系统,未来随着ChatGPT的发展,也会有另一类的思考。
我们距离“数字永生”还有多远?人类的本质是一堆电信号,你对世界的感知、你的记忆都可以通过这条线保存到机器里,所以我们碳基生命很脆弱,会变老,但是我们的数字理论上可以永生了,我们今年已经完成大模型、脑机接口,我们距离数字永生到底有多远?实际上我们近在咫尺。
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转化,未来我们是不是碳基生命的二传手?这个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人类做出一个巨大的选择,人类到底能不能走向永生?这是一个巨大的选择。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给我们三个宇宙,以前是两个宇宙,一个是现实宇宙、物质宇宙,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摸到的物。第二个是心智宇宙,就是我们心理怎么样。现在科技的发展带来第三个宇宙,就是虚拟宇宙、虚拟世界,就是元宇宙,所以我们智能传感把数字生命和元宇宙结合起来。
智能传感就是把看不见的信号撤出来,最后形成我们需要的东西。智能传感就是打造数字生命的基础,未来智能社会、智慧社会、智慧医疗底层逻辑就是智能传感,智能传感就是走向数字生命、元宇宙。去年是元宇宙的元年,元宇宙的开始就是我们要重新思考存在和虚无,有限和无限、性善和性恶、自我和宇大我的永恒哲学命题和科学命题,同时也是需要不断探索有限和无限、秩序和自由、制度与法治、经济与法理、人命的边界,俄乌战争、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都有技术背景,未来和区块链、3D、整个ARE、VR结合起来,打造数字生命,从数字生命到数字消费、数字货币等等,所以人类走向永生一定要通过数字生命作为载体。在整个四维空间内,激动人心的事情并不多,数字生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我们从智能传感打造数字生命,我们目的是让聋子能听见,通过植入智能传感,聋子能听见。使瞎子能看见,瞎子看到光斑,大概0.1个平方厘米,如果进一步使我们矩阵缩小,和人类看的差不多。如果再加大一点,就比人类的视力更好,形成超视。也可以是哑巴能说话,大家说哑巴能说话是身体上的事情,你们能做到吗?我们能够做到,通过植入芯片,然后通过植入合成器,哑巴思维以后,电子信号传来以后通过转化器可以发出声音。未来的哑巴不仅说中文,还可以说英文,还可以说日语甚至可以说你家乡的方言,比你说还标准。瘫子也可以站起来,植入芯片以后安装机器,意识想站起来就会站起来,走起来就会走起来,未来瘫子可能跑得比正常人还要更快,人类现在跑马拉松可以2小时,机器驱动可以跑50公里也没有问题。通过这些技术,最终目的就是人类走向永生。
大家会问,人类走向永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想不需要20年,大家就可以走向永生,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永生,这是个好问题,走向永生,大家努力,实现一个小目标走向永生。我想我们走向永远需要既要智慧也要努力工作,希望大家都努力工作实现人类永生。
最后,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世界创新大会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秘书处根据张学记教授在第6届世界创新大会开幕式所作的主旨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版权所有,转载文章内容须注明出处“文章来源:第6届世界创新大会,演讲者:张学记”。)
世界创新大会(WIC)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搭建的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大会以“携手构建人类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与国际的创新合作交流,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让创新造福人类”为使命,努力成为链接全球政界、商界、科学界领头人的桥梁和纽带。大会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大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与经济创新发展标杆大会(博览会),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发展最好的湾区。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