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顾和总结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自9月6日起,《国新传媒微信公众号》及《中国创新大会(世界创新大会)微信公众号》将连续推出大会领导嘉宾的精彩演讲内容,以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以最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胡春华宣布开幕,李伟、王志刚、马兴瑞致辞。
今天,我们隆重推出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在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的致辞。
长期以来,深圳改革开放创新事业得到了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各部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重点就深圳强化四链协同,加快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是着力构建政策链,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深圳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市场化导向,较早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四个90%的创新特色,这就是90%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发明专利都来自企业,有效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等职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精准化组合型的创新政策供给,努力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出台实施五大政策,在制定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列规划政策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在兴瑞同志的带领下,又聚焦创新驱动关键环节,制定了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等一揽子政策,235条措施。
比如将科技成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层和核心技术骨干持股比例放宽到30%,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率放宽到5%等等。另一方面,启动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为落实五大政策,抢抓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新机遇,今年又放眼长远,谋划实施了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包括组建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等,目前以设立了四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布局石墨烯、太赫兹等四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波斯顿、伦敦等地区成立了7家海外创新中心。
二是着力拓展产业链,做大做强创新型经济。
科技创新的成果,最重要落实到发展产业、培育企业上来。近几年,为推动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我们重点实施了四个专项培育计划。第一是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从08年开始,深圳就出台生物、互联网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便先后布局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规划建设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目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16年产值突破2.9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到了53%;第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过去三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01家,总数翻了一番多,累计达到了8037家,深圳不仅产生了华为、腾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同时也涌现出大疆、优必选等一批快速成长的创新性企业,此外还引进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在深设立研发机构或者是区域总部;第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采取量身订制的政策设施,先后在基因组学、超材料、石墨烯等前沿技术领域培育了93家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具有“四不像”的特点,既像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大学,又不像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大学。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源头创新的生力军。比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达到16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达到20家。
科技服务业培育计划,大量培育发展研发中介、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建立了产学研资联盟45个,专利联盟16个,技术服务平台147个,与科技部共建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累计建成64家技术转移机构,去年技术交易额达到了468.7亿元,增长26%。
三是着力完善资金链,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深圳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优势,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创新两打击值:一是创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机制,围绕着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城市,构建创业板、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等多层次、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注册资本200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推动规模2000亿元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落户深圳。目前全市VC/PE机构数和管理资本的总额约占全国的1/3左右,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6家。今年4月底,金融机构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2231.87亿元,较去年增长了22.33%。另一方面,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立足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由财政直接拨款向银政企合作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转变,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创新。
四是着力优化生态链,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当前,创新呈现开放、协同、扁平、跨界的新趋势。为此,我们提出打造综合创新生产体系,重点打造五大平台。一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着眼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先后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累计建成1551家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的载体,同时针对我市高等院校较少的短板,推进高等教育开放式、国际化发展,与北大、清华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共建深圳校区。
区域创新合作平台,携手共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深港创新圈,启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打造港深创新型科技园,加强深莞惠3+2经济圈创新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
知识产权运营保护平台,为了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加快建设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立124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2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去年深圳法院、省级知识产权案件1.49万件,占全国的10%。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解决科技项目重复研究和科技资源“孤岛”问题,推动8000多余大中型仪器设备向社会共享,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能。
双创全程服务平台,出台支持创客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了237家孵化载体,孵化场地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千多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达到5个,有力促进了创新、创业、创投、创客的四创联动。
在四链协同的强力推动下,深圳实现了新常态下动力转换和新一轮转型升级,保持了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2016年深圳的GDP达到1.95万亿元,增长9%,今年一季度增长达到8.6%,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近两万件,占全国的46.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了80.1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PM2.5平均浓度去年下降到了27微克/立方米。同时我们清醒看到,深圳创新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大院大所、重大的基础研究平台较少,高水平大学建设尚需时日,部分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要素成本上升导致引进创新性人才难度加大等等。
最后结合深圳的创新实践汇报五点体会:
一是深圳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坚持不懈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创新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的结果;二是创新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推动市场政府两只手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三是创新要敢于冒风险,对于前瞻性技术、先导性产业,政府要敢于担当,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创新要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政府要着力培育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五是创新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下一步深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知识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勇当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尖兵,借此机会也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为深圳的创新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同也热烈地欢迎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到深圳创新创业。谢谢大家!
(注:本文由国新传媒根据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在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的致辞内容整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