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顾和总结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自9月6日起,《国新传媒微信公众号》及《中国创新大会(世界创新大会)微信公众号》将连续推出大会领导嘉宾的精彩演讲内容,以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以最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胡春华宣布开幕,李伟、王志刚、马兴瑞致辞。
今天,我们隆重推出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温国辉在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把中国创新大会放在广州召开。我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今天我们有机会就“创新创造未来”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我相信通过交流,我们一定能够碰触思想火花,凝聚创新共识,提升未来发展之路。
按照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广州是广东省首位国家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去年经济大量达到1.96亿万元,这个量与香港、新加坡相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4亿元,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着力把广州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资源聚集地和创新产业发展地。
首先,我们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以年均13%的增速,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存在着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互换,资源环境存在下降、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实施枢纽型网络城市发展战略,着力在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上下功夫,来提升广州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参与全球超级城市的竞合发展。
目前,广州港去年货物吞吐量是5.4亿吨,全球排第六位。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六千万人次,在全球排第16位。科技创新企业已经超过12万家。现在筹划扩建白云国际机场,预计2023年旅客吞吐量可以达到1亿人次。同时筹建广州第二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正在以广州港为龙头,优化整合珠江资源,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
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建设广深科技走廊,实现广深及其他珠三角兄弟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资金、知识、人才等资源要素上,快速流动和协同,把优略的地理优势、枢纽优势与世界的科技、资本、知识、人才等结合起来,推动广州向全球城市目标迈进。最近广州被全球世界城市研究组织列入世界一线城市。
其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科技之城”。
广东地区有高校84所,在校生105.78万人,科研机构192家,有良好的科技和研发实力。一直以来广州产业以传统制造商贸、物流为主,高新技术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创新发展。为此,我们一是着力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持续加大研究投资,致力高水平大学建设情况,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建设国际校区,支持中山大学在校区南面建设中大创新体,建成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同时我们也在布局一批领跑的创新性项目平台。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和研发机构建设补助两大政策,实施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达到260亿元,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增长。去年晋升了2823家科技企业,面积达到了860万平方米,涌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
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划,建设价值产业园区。广州现在在谋划建立NEWPARK、V-PARK,主要是谋划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我们称之为IAB产业,是加大双方开放创新,大力引进高质高新企业。
第三,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创新之城”。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州改革开放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吸引高人才上下功夫,真正使广州成为创新的热土,知识的高地。
创新科技政策,我们出台了科技创新“1+9”政策,从用地、资金、审批、成果转化等方面全力支持创新发展,前不久我们还召开了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和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打造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中心和风险投资中心。
创新人才政策,我们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出台人才“1+4”政策文件,实施人才绿卡制度。这一年多,拿到广州人才绿卡的已经超过2200多人,仅去年就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6人,万人计划专家52人。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广州已经设立了国家级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保护市长奖,专利申请量每万人拥有22.4件,广州的创新创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去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4.21万户,平均每天新增663户,广州先后五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
第四,创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机遇之城”。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枢纽,这是广州的创新优势。
这些年我们秉承这种优势,着力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下功夫:一个就是高水平建设南沙自贸实验区和南沙城市副中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个是国家级的自贸区,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南沙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南沙建设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广州现在有外国驻穗总领事管59个,和全球66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广州市连续四届担任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的联合主席,广州有56家机构在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设立了47家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最近我们在美国的硅谷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设立了广州科技办事处,我们举办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国际创新节,同时举办创交会、海交会、军交会、文博会等系列高端会议论坛。今年12月的6号到8号,广州还要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届时欢迎各位莅临出席;三是积极推行贸易投资便利化,去年广州进出口总额为1400亿美元,全年举办展览达538场,展览面积896.5万平方米,目前落户广州的外商投资企业两万多家,28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发展,广州最近两年连续被普华永道列为中国机遇之城首位。正在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第五,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打造“共建共享之城”。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一个就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第二个就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重大民生决策事项中,通过多种方式问政于民、问心于民、问计于民。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多层次住房保障,我们出台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现地价净推介、净自持加土地出让政策,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近五年新开工和筹集保障房11.29万套,对城市三类人,一类是住房困难的群众,第二类是新就业无房的职工,第三类就是特殊的人才,这三类都实施住房定项保障,既保障了群众和人才的住房需求,又保持了房价的稳定。四是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我们下大力气推进湿地、公园、绿道、资源热力电厂建设,实施老旧城区成片连片改造和微改造,凸显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在广州投资的企业普遍认为,广州综合经营成本和生活成本合力,生态环境好,城市配套齐全,城市竞争优势明确,广州连续两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第一名。
创新是时代的脉搏,创新是发展的潮流,广州依靠创新走在前列,也必将依靠创新走向未来。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广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最强动力,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我真诚希望各位来宾共同为广州的创新发展提出宝贵意见,热诚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广州创新圆梦。
(注:本文由国新传媒根据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温国辉在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的致辞内容整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